bet365365备用网站  > 政策法规  > 林业政策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登封市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

设置字体大小:【 】 【打印】 【页面调色版  发布时间:2014-10-22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支持登封市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

 

 

 豫政 〔201441

 

  

 

各省辖市、省直管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和《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加快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现就支持登封市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重大意义。登封市是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儒、释、道等多元文化并存,科技、教育、建筑、艺术等历史遗存丰富,以禅、武、医为代表的少林文化举世闻名,长期以来形成了开放包容、革故鼎新、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文化特质,文化资源和文化传承在全国乃至全球华人文化圈中具有独特地位。近年来,登封市以"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世界遗产保护利用为契机,坚持以建设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力逐步增强,厚重文化积淀的时代价值日益凸显。支持登封市以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华夏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交融为核心内容,建设示范工程,有利于发掘华夏历史文明的深刻内涵,汇聚文化资源要素和当代先进文化元素,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贡献力量;有利于发挥登封市文化资源独特优势,率先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上实现突破,推进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文明河南建设;有利于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为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累经验。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保护传承为基础,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推进示范工程建设,着力构建以文化、旅游等高成长性服务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相辉映、经济发展与文明进步相协调,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努力把登封市建成国际文化名城、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和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家园。

 

  ()战略定位。

 

  --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文明对话交流平台。加强华夏历史文明和世界多元文明研究,全方位开展国际性、区域性文化交流活动,搭建世界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先行先试区。坚持保护与传承、研究与弘扬、创新与发展并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先行试验,打造华夏历史文明重要的遗产保护基地、传承创新高地、中原经济区文化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

 

  --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以旅游彰显文化魅力,推动旅游全要素转型升级,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质量。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坚持以文化、旅游等高成长性服务业为引领,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发展,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接续替代产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

 

  ()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优先。把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放在首位,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妥善处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把改革创新贯穿示范工程建设全过程,在体制机制、资源整合等方面先行先试,强化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内生动力,激发发展活力。

 

  --坚持融合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其他服务业深度融合,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催生新业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开放发展。以开放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强化对外文化交流,借鉴吸收先进文明成果,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引领形成经济社会全方位开放格局。

 

  ()发展目标。

 

  --到2015,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展示基地初具形象,在华夏历史文明研究传播和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显著提升;经济转型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文化旅游产业比重比2013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到2020,建成体系完整、功能完备、影响广泛、带动力强的示范工程;转型发展取得重大进步,以文化、旅游等高成长性服务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0%以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5%;建成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生态优美、社会和谐的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

 

  ()空间布局。坚持整体规划,突出板块特色,按照城景交融、产城互动的原则,形成"一核驱动、四星拱卫、四区配套、联动发展"的新格局。"一核驱动",即高起点规划建设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展示基地和配套设施,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发挥主平台作用。"四星拱卫",即依托少林寺建设佛教文化板块,依托嵩阳书院建设儒家文化板块,依托中岳庙建设道教文化板块,依托观星台建设天文科技板块。"四区配套",即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高端特色商业区,在西城区建设"天地之中"文化旅游园区,在东城区建设产业集聚区,依托白沙湖建设生态休闲区。"联动发展",即依托"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线状文化脉络,建设观星台至阳城路、卢崖瀑布至少林寺建筑群的"人"字形华夏历史文明大道,连接城市文化地标,推动城区景区互促、文化旅游融合、城乡一体发展。

 

  二、建设重要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

 

  ()建设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展示基地。以国际视野和开放思维,高水平、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展示基地,逐步将其打造成彰显中原文化特色,体现华夏文明内涵,集会务、会展、研究、培训、商务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世界文明对话交流平台。扩大与海内外政府部门、学术机构、社会组织、大型企业及主流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全球性的"政-学-商-媒"智力支撑网络。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加强相关研究,适时发布《全球文化竞争力报告》,逐步形成世界权威的文化竞争力排行体系。

 

  ()强化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做好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工作,提高"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保护和管理水平,依托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和观星台等世界遗产,打造华夏传统文化起源与多元文化汇集交融展示传承中心、中国古代历法起源发展展示中心,规划建设王城岗、观星台、大周封祀坛大遗址保护公园和中岳文化苑,加强古镇、古村落、古民居、古树名木保护。做好工业遗产挖掘、抢救和保护工作。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养一批民间文化传承人,促进活态传承。加强博物馆体系建设,筹建中国天文博物院,鼓励和引导民间博物馆发展。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推进典籍资源数字化。

 

  ()加强华夏历史文明研究创新。实施华夏历史文明研究创新工程,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建设文化产学研示范基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儒学、禅宗、道教、武术等文化研究成果向文化生产力转化,创造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文化精品。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吸引海内外文化领军人物、高层次文化人才和学术研究机构、文化创意机构集聚登封市,打造华夏历史文明研究创新人才高地。

 

  ()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示范工程学术研究、要素集聚、文化展示、对外交流的综合功能,构建与洛阳、开封、安阳、商丘、南阳、濮阳等文化资源富集城市的长效合作机制,强化统筹规划、资源共享、人才互动、品牌共建,形成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整体合力。加强与齐鲁、吴越、三秦、巴蜀、荆楚、闽粤等地域文化的交流,拓宽文化传播渠道,共同推动华夏文明繁荣发展。加强与港澳台及海外华人文化圈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依托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展示基地、孔子学院、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理论创新、学术创新和表达创新,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彰显华夏文明影响力。

 

  三、构建以文化、旅游等高成长性服务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文化、旅游融合带动服务业扩量提质。

 

  1.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先进运营模式,推动传统文化元素活化利用,提升功夫、培训、创意等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建设全球功夫展示培训基地,延伸以少林功夫为核心的培训、竞技、演艺、体验等产业链条,建立功夫培训院校联盟,举办国际功夫擂台赛,探索建立少林功夫段位制,做大功夫衍生用品产业规模,打造少林功夫之都。积极发展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研修培训产业,打造全国著名的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基地。建设登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培育动漫游戏、家居设计、工艺美术等创意产业集群,积极承办重大创意设计赛事等活动,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发展环境。

 

  2.加快旅游业转型发展。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要素,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建设集观光、体验、养生、休闲为一体的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加强与知名文化旅游景区的合作,延伸中和文化、佛道儒文化、少林禅文化和功夫文化旅游线路,构建特色化、精品化、高端化的旅游产品体系,提高登封市在全国文化旅游市场的地位。加快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嵩山旅游服务中心,完善旅游标识引导服务系统,建立健全旅游紧急救援和应急机制,构建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服务规范、反应快捷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增开、加密郑州与境内外知名旅游城市、景点的直通航线、航班,加强旅游合作,不断培育新的客源增长点。建立全媒体宣传营销体系,高水平制作主题形象宣传片,加大在境内外主流媒体投放力度,举办嵩山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全面提升登封市文化旅游美誉度和吸引力。

 

  3.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发挥文化、生态、区位等综合优势,大力发展以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文化养生、中医保健、康体旅游为主导的健康服务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医疗机构或高端健康服务机构,支持其在登封市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全方位合作。发挥禅文化、道教文化健康身心功能,积极开发禅修、禅茶、禅餐、道教养生等产品,发展功夫健身、中华药膳、中医保健等特色健康养生服务产业。推动体育健身产业发展,举办国际山地自行车赛、嵩山登山比赛等国际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建设全国知名的健康运动基地。

 

  4.推动配套服务业提速发展。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增强相关服务业配套功能。加快特色商业区建设,合理布局城市综合体和现代专业市场,建设特色购物街区、文化休闲街区和世界品牌直销店,打造特色鲜明、业态先进、功能完善、消费便利的区域旅游商贸中心。积极发展高品质星级酒店、主题酒店、快捷酒店、产权式度假酒店,稳步发展文化地产、旅游地产、养老地产等新型业态。

 

  ()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发展。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依托产业集聚区,积极承接集群式链式产业转移,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建设载货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着力壮大现代家居产业,扩大和提升高成长性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尽快形成新的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煤炭、铝等资源精深加工为重点,完善、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加快培育一批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加快淘汰铁合金、电石、有色金属、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严禁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高排放项目。加快推动产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工业循环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争创国家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促进农业产业化、休闲化发展。以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和都市生态农业工程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都市农业,推动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旅游休闲统一规划、统筹布局。发展壮大花卉、果木、畜禽等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打造绿色、生态、有机、安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推动农业全链条、全循环发展。积极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依托乡村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建设观光农业示范基地,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乡村休闲体验性旅游活动,积极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四、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

 

  ()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生态文明、优化布局、传承文化、产城互动、科学有序,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增强城区文化旅游服务功能,推动周边小城镇与城区融合发展,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统筹城市总体规划和嵩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建设与风景名胜、历史文化相协调的城市景观风貌。改造中心城区,高标准建设供排水、供气、供暖、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现代化品质,2020年城区常住人口达到20万人以上。依托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东城区,强化产业支撑,建设宜居宜商的城市功能区;依托少林景区,加快西城区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打造"景城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加强小城镇与城区发展的统筹规划与功能配套,推动小城镇发展与完善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着力增强小城镇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

 

  ()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加强历史文化遗迹和传统风貌保护,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将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筑,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规划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加强城市出入口、主干道节点、公园等重点区域城市文化符号展示,传播城市文化形象。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开放、融合、创新、卓越"的城市人文精神。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一基本两牵动"(产业为基、就业为本,住房牵动、学校牵动),全面放开落户限制,促进农业人口向城区和中心镇转移集中。按照产业、新农村、土地、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五规合一"的要求,加快修订完善新农村发展规划,推动乡村建设景区化,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建设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形成全域旅游大格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逐步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城乡配置一体化,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强化支撑保障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1.交通。构建设施完善、高效衔接、内捷外畅的综合交通体系,提升通达能力。完善连接郑州的快速交通系统,适时推进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登封城际铁路建设,与郑州市中心城区地铁网络实现"零距离"换乘。加快商丘--登封高速公路建设。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加快区域内干线公路改扩建,提升县道、乡道等级水平。建设环嵩山旅游通道。

 

  2.水利。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防洪、兴利、生态综合利用工程体系。加快实施白沙水库应急引水工程,适时开工建设水磨湾水库,实施颍河、书院河等水系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要求,抓紧编制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统筹优化配置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中水、矿井排水,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

 

  3.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沼气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城乡电网建设,积极发展智能电网。

 

  4.信息。坚持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升级改造,扩大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覆盖范围,推动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网络扩大规模,加快无线城市和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实现重要区域和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全覆盖。推进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中原传统文化、重要文物和档案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统筹推进城市运行管理和社会管理数字化,深化交通、市政、环境监管、应急保障、治安防控等领域信息化应用,构建智能、协同、高效、安全的城市管理体系。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编制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支持登封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快建设生态廊道,构建城镇绿化网络,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和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双控制,全面实施节能改造,发展绿色建筑。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全面完成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强再生水和矿井水循环利用,推动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扩容和升级改造,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及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饮用水水源地长期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以上要求,地表水达到Ⅲ类以上标准。

 

  ()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以文化旅游和先进制造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技能,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努力实现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郑州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高于郑州市平均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保障水平。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鼓励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现代医疗集团,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机构,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扎实推进平安登封建设。

 

  六、政策措施

 

  ()先行先试。支持登封市在新型城镇化、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和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

 

  ()优化考核评价体系。与省出台的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办法相衔接,适当提高文化旅游、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等考核指标的权重。

 

  ()财税政策。省和郑州市财政加大对示范工程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登封市整合各类资金集中用于示范工程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办旅游购物免税店。

 

  ()产业政策。将登封市重大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建设项目优先纳入省重点项目管理范围。支持登封市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文化创意园区,比照执行省产业集聚区优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与发电企业自主协商开展大用户直购电工作。

 

  ()金融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登封市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创业投资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或上市直接融资。

 

  ()土地政策。示范工程规划布局要与登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实行差别化的土地保障政策,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根据示范工程项目情况,省、郑州市保障其合理用地需求。根据国家统一安排,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人才保障政策。支持登封市引进我省"百人计划"人才。鼓励引进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归国人员创业平台,吸引留学人员创业发展。

 

  省直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制定支持示范工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改革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郑州市、登封市政府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加强组织领导,编制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科学谋划项目,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定期评估,确保示范工程f顺利实施。各有关方面要履职尽责,合力推进,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河南省人民政府

 

  201458

 

 

 

信息来源:bet365365备用网站管理员 | 责任编辑:bet365365备用网站管理员